怎样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规则?怎样让孩子遵守游戏规则?怎样通过规则让幼儿享有自由?试试“钓鱼游戏”☟
规则是游戏活动中的主轴,是游戏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和保证。强调规则并不是为了培养循规蹈矩的“好孩子”,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与培养个性之间并不矛盾。只有自由与规则相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怎样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规则?怎样让孩子遵守游戏规则?怎样通过规则让幼儿享有自由?试试“钓鱼游戏”☟
玩具介绍
玩具构成
“钓鱼游戏”是一款将大小、颜色的匹配与手部精细动作相结合的多人规则游戏。它主要由棋盘、游戏卡(鱼卡、功能卡)、鱼缸和磁性钓竿4个部分组成,其中两张鱼卡可以组成一整条鱼。如图,鱼卡有两种颜色、两种大小。
玩具玩法
将棋盘打开放置于桌面,幼儿人手一个鱼缸。将鱼游戏卡以及全部功能游戏卡,正面朝下放置于棋盘。按约定顺序,幼儿轮流用钓竿钓起游戏卡,放入自己的鱼缸,最先收集到1个完整鱼群的幼儿获胜。
玩具价值分析
该玩具适合4~5岁幼儿,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以下意义:
(1)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按照颜色、大小等外部特征对钓起来的鱼卡进行匹配,巩固已有经验,发展匹配分类能力。
(2)在游戏中,鱼群卡和所有功能卡全部打乱,并且背面朝上放置于棋盘上。幼儿需要凭记忆记住自己所需鱼卡或功能卡的位置,然后在正确的位置钓起卡片。这一游戏过程需要尝试运用空间记忆,对所需的卡片进行定位。
(3)幼儿需要使用磁性钓竿将自己所需的游戏卡逐一钓起来,这不仅要求手部动作的灵活与协调,还需要做到手眼协调。
(4)幼儿需要理解整个游戏的规则,比如钓到湖怪卡应该怎么做,调到鱼饵卡应该怎么做,这使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规则、体验规则的意义,进而培养规则意识。
游戏过程与解析
四个中班的小朋友小A、小B、小C、小D第一次接触钓鱼游戏,他们一开始互相争抢,为游戏顺序争执不下,后来逐渐感受到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慢慢地开始自觉遵守并维护规则,在游戏中发展了规则意识。
第一阶段:互相争抢,违反规则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个新玩具朋友——“钓鱼游戏”。小A、小B、小C、小D一下就被它吸引了,他们四人组成了游戏伙伴,在一张游戏桌前坐了下来。由于他们是第一次玩,老师决定稍微降低难度,没有往鱼池投放过多的功能卡牌,只投放了两种大小和两种颜色的鱼卡。简单讲解基本玩法后,四个小朋友兴奋地玩了起来。
解析:教师是幼儿游戏间接地支持者和帮助者,需要为幼儿开展游戏提供适宜的、有益于促进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游戏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发展水平提供适宜难度的材料,以便他们能够较快掌握规则、自主游戏。四名幼儿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新游戏,如果第一次就加入过多的功能卡,幼儿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记住这些功能卡的意义。因此,我们决定对投放的游戏材料加以修改调整,简化玩法,保留并突出最核心的游戏机制,以便幼儿可以更好地掌握游戏的规则与玩法。
一旦开始玩,问题就来了。
小A对拿钓竿钓鱼特别感兴趣,他快速抢过钓竿钓了一片鱼卡,放进自己的鱼缸。按理说应该轮到小B了,可小A并没有把钓竿传给小B,而是又钓了两次。等了半天还没轮到自己,小B急了,赶紧一把按住池塘里的鱼卡,不让小A继续钓鱼了。小D见状,以为小B要抢池塘里的鱼卡,于是也加入了“战团”,死死按住小C按着的鱼卡。小A想钓的卡片被按住了,他非常不甘心,一手拼命地掰小B和小D的手指,一手高高地举着钓竿,不让别人抢。三方僵持不下,眼看局势要乱了,桌对面的小C赶紧朝着小A大声喊:“不可以!这是犯规的行为!”小D也跟着喊:“犯规的!犯规的!”这几嗓子似乎起到了作用,小A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抽回了左手,右手还是迟迟没有放下钓竿。见小A稍稍退让,小B趁热打铁,语气缓和地说:“你不可以钓多了,你该给我钓了。”这一回,小A听进去了,果断把钓竿递给小B:“好,给!”
解析: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游戏体验并非与教师介入的频率和深度成正比。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幼儿通过规则游戏所达到的教育目标与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判断适时介入的时机。幼儿对新鲜的材料充满了兴趣,难免会发生争抢玩具的行为。在争执行为发生后,教师对是否有必要介入幼儿的游戏做出评估与判断:
1.是否出现安全隐患。幼儿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全身心投人游戏时,很难察觉到游戏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留心周边环境的状况及幼儿游戏中的行为,一旦发现有安全隐患应立即对游戏实施干预,排除隐患,以确保幼儿的安全。四名小朋友虽然有争抢钓鱼的机会,但小A并未用钓竿做出攻击性的行为,场面暂时没有出现危险。
2.是否有幼儿情绪波动较大。适当的竞争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抗压能力和竞争意识,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过度的竞争则容易让部分幼儿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其他幼儿的游戏。因此教师应当密切关注游戏中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变化,以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攻击性行为等。一旦发现有幼儿情绪波动较大,教师应及时干预并安抚幼儿。四名幼儿虽然发生了争执,但争执的起因是对钓鱼这一行为本身的兴趣和对游戏伙伴破坏规则的不满,并非过激的竞争。
3.幼儿是否有能力自己解决。规则游戏是幼儿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才会出现的,它反映了幼儿的发展水平。《指南》中提到:中班幼儿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能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可以说,中班幼儿掌握了一定的交往基本规则和技能,四名幼儿争抢钓鱼也并非特别激烈的、不可解决的冲突与矛盾,因此教师认为他们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并未作出干预。
事实证明,教师不介入游戏的判断是对的。小B意识到了小A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试图制止,但选择的制止方式过于粗鲁——直接大力按住小卡不让小A继续游戏。小D和小C用语言喝止了小A:“不可以!这是犯规的行为!”小A有所触动,但或许是他们的语气过于生硬,小A并未完全接受他们的意见。而缓过神的小B改变了制止的方式,松了手,并用缓和的语气同小A讲道理:“你不可以钓多了,你该给我钓了。”点出小A的问题是钓的次数太多了,并给出建议“该给我钓了”。用这种方式商量更容易被他人接受。事实上,小A也确实接受了小B的提议,自觉地把钓竿递给了小B,游戏得以继续进行。
第二阶段:同伴提示,遵守规则
轮到小B钓鱼了,小B接过钓竿后钓起了一片鱼卡。接下来轮到小C了,可小B在游戏顺序上有些犯迷糊,直接把钓竿递给了坐在他对面的小D。小D顺手接过了钓竿,准备钓鱼。小C眼睁睁看着钓竿从自己面前划过,略过了自己跳到小D手上,立即意识到不对了,他赶紧说:“我都没试,该到我了!”小D听了小C的提示,立马把钓竿递给小C。小C钓完后,按游戏顺序把钓竿递回给小D,说:“给你。”游戏按约定的顺序继续下去。
解析:规则对人既是一种限制与约束,同时又是对人的利益与安全的保障与维护,公平是规则的基础。规则的学习与掌握,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不是“被告知”的。幼儿对游戏规则意义的理解不是直接教学的简单结果,而是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亲身体验逐渐认识并学会遵守的。
在上一轮,小A霸占钓竿反复钓鱼的行为一度使游戏停滞,这显然让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都亲身体会到了不遵守规则带来的不好的游戏体验。所以,这次轮到小B钓鱼时,他很自觉地只钓了一片就主动把钓竿递给下一名幼儿。可惜他无意间没有按规定的顺序进行游戏,把钓竿递给了小D,小D也没意识到问题,准备接着钓鱼。而此时小C立马出声提醒了小D。在同伴的提示下,小D欣然接受了同伴的意见和建议,毫不犹豫地就把钓竿递了回去,游戏又回到了正常的顺序。
伙伴交往是童年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次与上一轮的冲突不同,顺序被打乱的小插曲并没有引起幼儿间的矛盾,幼儿通过建议与协商的方式轻松地化解了问题。这反映出在共同解决了上一轮游戏中的“争抢危机”后,幼儿已经能在同伴的提示下遵守游戏规则,逐渐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三阶段:自觉自主,遵守规则
小D钓完了,自觉地把钓竿递给下一名游戏伙伴,钓竿又回到了小A手上。这次,小A没有像第一轮中那样霸占钓竿,他接过钓竿,钓了一片鱼卡,就自觉把钓竿递给了小B……游戏就这么流畅地按规则进行了下去。
解析:《指南》的社会领域要点解读中提到:幼儿对社会规则的遵从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与成人直接奖励或惩罚的强化方式不同,同伴的影响更为隐性,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彼此反馈、共同交流、相互学习,通过范例、修正、强化、经验互补等方式相互作用和影响。在与同伴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建构对交往策略和规则意义的理解,把“遵守规则”内化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原则,从“他律”走向“自律”。幼儿在游戏中不再需要同伴的提醒就能自觉遵守规则:按顺序钓鱼,每次只钓一张鱼卡。
四名幼儿在游戏中都有了进步:小A从霸占钓竿、无视规则慢慢变得能自觉地遵守规则;小B从“以暴制暴”变得能用得当的语言与同伴协商,从而说服对方、解决问题;小C和小D慢慢能主动维护规则,听取同伴合理的建议……幼儿在“钓鱼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体验规则的意义,学会遵守并维护规则,发展规则意识。
在这次“钓鱼游戏”中,教师并没有轻易去干预幼儿的游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环境材料的支持者、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幼儿们通过协商设法解决矛盾冲突,在游戏中逐渐发展规则意识,遵守并自觉维护游戏规则。教师在游戏前负责建构和创设材料丰富且难度适宜的游戏环境,激发和支持幼儿探索的兴趣与行动;在游戏中的“不干预”也不代表放任自流,不干预的决策是教师持续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幼儿的兴趣、需要、意图、问题和个体特点后做出的指导判断。
好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幼儿“无字的课本”,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通过与游戏伙伴和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来获得认知和能力的提升。当幼儿遇到自己有能力解决的矛盾与冲突时,教师无需急于介入干预幼儿游戏。把问题解决的机会交给幼儿和好玩具,反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
更多好玩具,尽在爱立方益智区☟
购买请拨打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400-166-6208
☎全国热线:027-87521830
☎湖北省专线:027-87679162
返回列表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